为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应对突发肺栓塞事件的综合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在院部、医务部、护理部共同指导下,脊柱外科顺利开展了一场肺栓塞应急预案演练。参与本次演练的科室有ICU、麻醉科、超声功能科、影像科、DSA、介入科、总务科电梯部,此次演练旨在通过实战模拟,提高医务人员对肺栓塞的认识和处理能力,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演练于2024年09月20日下午14时左右正式开始。随着“护士、护士,快点来呀,我家人不舒服”的惊呼声,一名70岁“右股骨骨折”的老年患者在家属协助床上排便时突发气促、呼吸困难、胸痛不适,家属立即呼救。护士迅速响应,立即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张濒主任、费为奎护士长现场组织协调,全程组织抢救过程。在演练过程中,医护人员紧密配合,迅速为患者吸氧、进行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面对患者病情的急剧变化,医护人员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当机立断为患者更换为面罩吸氧缓解缺氧症状。紧急抽血检查血气、凝血,床边急查心电图,电话联系B超室,B超医生立即响应,急查床旁彩超。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心脏骤停,医护人员立即行心肺复苏,并紧急联系麻醉科进行插管、ICU医生会诊。麻醉科、ICU迅速响应,5分钟内达到现场进行气管插管,ICU医生到场后负责全面统筹患者抢救工作,经过大家紧张有序的救治工作,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立即联系电梯做好转运准备,科主任做好和患者家属病情交待,随后患者被转入ICU进行进一步治疗。病情稳定,患者进一步行CT、检查。经介入科评估,做好患者后续溶栓治疗的工作。整个演练过程紧张而有序,医护人员职责明确、配合默契,充分展示了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时的专业素养和应急能力。
![]() |
![]() |
![]() |
演练结束后,王巍副院长对本次演练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
1.强化培训与教育:医院将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肺栓塞等急重症的专题培训和演练,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和应急处置流程。同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急症症状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优化急救流程:根据此次演练的经验教训,医院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急救流程,确保在接到急救呼叫后,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反应系统,集结相关科室力量,为患者提供全面、高效的救治服务。
3.建立多层级保障体系:医院将构建包括ICU、麻醉科、DSA以及各专科科室在内的多层级应急保障体系。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各层级之间将迅速沟通、紧密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挑战。
4.完善应急预案和制度建设:医院将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和制度建设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加强对预案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护理部陈春燕副主任表示,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继续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同时,也将积极向其他科室传授经验和做法,共同推动医院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通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我们有信心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